國會體制,淪為變形蟲 議案一次清倉品質嚴重低落 [2013-06-27 聯合報 記者黃驛淵、林思慧] 立法院臨時會常態化成亂象;近年來,幾乎每會期都開臨時會。朝野平日惡鬥、臨時會趕工的「默契」,導致短短一、兩周的臨時會常「塞」進大小議案盼「一次清倉」,不但國會議事效率及品質大打折扣,國會體制也淪為「變形蟲」。 立法院長王金平曾表示,國民黨在國會有優勢席次,要開臨時會輕而易舉,但應有正當性,不要常態化,否則國會就沒有自重。 國民黨立委徐欣瑩說,執政黨常常想過法案,但因在野黨杯葛、時間來不及,只好把臨時會當「救急」會;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說,「這是少數霸凌多數的國會!」。 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反駁,近年包括美牛、證所稅、核四公投或年金案,都是執政黨反覆、無法解決的爛攤子,才丟進臨時會想強勢過關;且國會沒政黨輪替過,執政黨壟斷決策權,在野黨才用不同策略反映民意。 民進黨立委林佳龍說,執政黨政策不得民心,法案過了一個月協商期,常因執政黨內沒共識而不敢表決,只好拖到臨時會。 國民黨立委蔡錦隆建議制定癱瘓議事罰則,若因議事癱瘓兩次無法開會,就送院會表決。他說,世界各國從沒國會議員像台灣立委一樣夜宿立院,這就像「黑道圍事」。 國民黨立委丁守中直言,應善用平日周二、周五院會念完法案的閒置時間處理議案,而非會期末趕業績、挑燈夜戰。 鄭麗君主張回歸責任政治,立法院長保持中立,總統不該把黑手伸進立院指揮,並節制自己權力。林佳龍說,當前藍綠對立、意識型態已無形綁架「跨黨派」合作空間,當黨祭出黨紀,立委就易不問青紅皂白成了投票或舉手部隊。 提升修法品質,民進黨立委李應元建議落實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十一條,三讀應於二讀後的下一次會議進行,除非十五名立委連署或附議並經表決通過,才能馬上三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