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瑩招開「竹北至新竹科學園區交通尖峰用路品質改善」協調會 中央地方討論解決之道 [2012-05-08 立法委員徐欣瑩辦公室] 立法委員徐欣瑩為改善竹北市至新竹科學園區交通尖峰用路品質,於5月8日上午9點半,於褒忠義民財團大樓 12樓會議室舉行「竹北至園區交通改善」座談會,交通部路政司賴炳榮簡任技正、公路總局、高公局、內政部營建署等跨部會中央官員及新竹科學園區杜啟祥副局長,還有警察局長陳銘政與縣府交通旅遊處長科長、議長陳見賢機要祕書及縣議員高偉凱、何淦銘、林保光亦出席會議。 徐欣瑩委員表示,新竹科學園區橫跨新竹縣市,是全國最大的科學園區,就業員工數目約有15萬人,新竹科學園區是全國產值最高的園區。但交通壅塞問題是所有在竹科就業民眾長年的痛。會議中針對國道1號高速公路南下出口(95B)進入科學園區的緩衝空間不足、國道1號(竹北入口、出口)與地區道路(含科學園區)壅塞現況、以及目前交通管理單位分散事權不統一等造成交通瓶頸之三大議題進行討論。 高速公路上下班時間壅塞問題點 徐欣瑩委員表示,上班時間壅塞瓶頸有竹北交流道南下入口、進入園區的95B匝道出口、95A的公道五匝道出口。95B出口為上坡出口且僅有一線道,若有大型車啟動較慢,會影響車流,並一路回堵到95A,又竹北交流道南下入口的緩衝空間少,也難以進入,並影響到竹北平面道路用路品質。下班時間,壅塞瓶頸則從竹北交流道北上出口處,一路影響到新竹科學園區的北上入口。因竹北交流道北上出口匝道之緩衝路段短,加上左轉進入竹北市區之車流過大,因此一路回堵到高速公路。 造成原因有: 1. 地區道路容量不足:自湖口、竹北至新竹市等地區的南北向地區道路不足,或是主要道路偏離主要發展區(如國道3號、縣道115線、台15線等),其距離過遠及需要的交通時間過長,造成進入竹科就業的民眾使用意願低落。 2. 園區內與高速公路的緩衝空間不足:竹科橫跨國道1號兩側,設有匝道與園區相鄰道路的連絡道銜接,但因為距離過短缺乏緩衝,讓國道1號如同竹科內部道路,因此有許多短程使用民眾,讓國道的運輸功能混淆。 3. 交通管理單位分散事權不統一:地區道路屬於縣市政府及內政部營建署管轄,而高速公路系統屬交通部管轄,因為管轄單位各異而有不同考量,缺乏垂直水平的運輸管理策略整合與擬訂,導致交通管理效益無法有效發揮。 4. 地區道路號誌連線無效:因新竹縣市、科學園區內地區道路的號誌連線系統不同,或有時佐以交通警察之手操燈(僅能看到最近幾個路口的路況),無法因應整體車流情況調整號誌連線。 5. 因尖峰時間的大眾運輸系統尚未提供民眾便捷的交通(宣導情況亦有待加強),因此民眾使用率不佳,故大眾運輸系統的發展更加雪上加霜。 現階段改進方案:高工局兩週內提出評估 警察局長陳銘政在會議中簡報交通狀況,並提出兩個改善提案1.竹北南下匝道早上7:30~8:30取消匝道儀控管制。2.增加95B匝道緩衝空間:目前該匝道寬7.4米,僅劃設一個車道,且為上坡道車行緩慢,無法紓解往園區之車流,導致上班時段經常回堵至竹北交流道及竹北市區平面道路。建議重新畫設車道寬度及路肩各劃為3.5米,上班時間開放小型車行駛路肩,二車道行駛,可加速通過新安路之車流量,由於匝道延長一公里,也可以增加停等車量減少回堵。 徐欣瑩立委當場決議,請交通部高工局在兩周之內提出兩案評估,並於一個月內試辦,擇日通知相關單位會勘試行情況。 另外警察局也決議下班時間高速公路北上竹北出口,左轉光明六路連續3個紅綠燈連鎖通行,以紓解車潮。 中長程改善方案 徐欣瑩委員表示,竹北市為新竹縣治所在地,人口增加迅速,目前人口14萬8千多人, 10年來增加近40%。竹北市有高鐵六家站的設立,每日進出人次達2萬人,加上竹北交流道、台一線、西濱公路都經過竹北市,讓竹北市為新竹縣交通門戶要塞。伴隨竹北市人口增加迅速,基礎交通建設更顯得捉襟見絀,需要中央與地方挹注資源,以更前瞻的眼光規劃設計。經過多方討論,達成共識改善方案有: 1. 加速增加南北向道路:高鐵橋下聯絡道路工程已經納入生活圈計畫,需要持續補助經費以加速完成,並延伸至縣道122。增加推動台一線替代道路,由請縣府提案爭取102~105年生活圈計畫經費。 2. 竹北交流道改善:現有竹北交流道是簡易型交流道,應改善為分離式鑽石型交流道,以竹北光明六路與北方縣道118線為聯絡道,以有效分散國道主線車流,可提高國道1號用路品質,吸引更多民眾利用國道。 3. 東西向快速道路銜接國道1號及國道3號 | | | 警察局陳銘政局長簡報 | |